同學們寫作不好的原因除了邏輯和文法以外,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,那就是「搭配詞掌握度不夠」。這不僅僅會影響寫作,口說、聽力、閱讀也都會影響到。
所謂的搭配詞(collocation)就是單字的「固定用法」,有些有邏輯,有些就是必須背一下。例如,吃藥在英文中,固定就是說take medicine,而不是用eat當動詞;大雨就是heavy rain而不是big rain。很多時候,中式英文的來由就是因為亂用搭配詞。這種固定搭配在每個語言都有,中文也是。比方說,你可以講「打電話」、「講電話」,但就是不能「說電話」,真的也沒什麼理由。
這種固定搭配一定要在被單字的時候就一併記憶下來,不然不僅用的時候會用錯,聽讀的時候也很容易搞混。例如,如果你不知道take medicine是一組字,表示「吃藥」,你看到take medicine可能會直幡為「把要拿起來」,整個誤解意思,也會大幅降低閱讀和聽力的理解速度。
我個人是蠻不建議買搭配詞書籍來背,因為永遠背不完;比較理想的方式還是藉由閱讀來學習。如果同學還是習慣用單字書來學習,那一定要挑選有例句(而且不能是那種短短的,沒誠意的例句)還有有搭配詞整理的單字書。那種「一本搞定七千單」、「躺著背單字」之類的口袋書都要謹慎使用。這些書很常忽略掉搭配詞的重要性,導致同學們背單字根本背心酸的。
在這裡順便推薦幾個查詢搭配詞的好幫手:
1️⃣ 朗文字典:推薦過無數次了,它的搭配詞真的整理的很好!而且因為經過校正,錯誤率很低。
2️⃣ Netspeak:老牌語料庫,他會幫你搜集網路上各種相關字彙的使用方式,操作也很好上手。甚至可以比對不同搭配用法的使用頻率!比方說,你輸入[gain acquire] knowledge,它就會告訴你使用gain的機率是63%,而acquire是37%,你就會知道gain knowledge是更常見的搭配,但acquire的使用率也不算低,所以也還行。
3️⃣ Linggle:這是清大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近幾年研發的語料庫,功能也很強大,除了查詢這個字的前後搭配外,甚至可以指定某種詞性的搭配詞。例如,你想講「獲取知識」,但你不知到該用哪個動詞來表達「獲取」,你就可以輸入 “v. knowledge”,它就會告訴你應該怎麼搭配。缺點是我覺得它的詞性辨識功能有點弱。他會把Ving, Vpp, 原形動詞全部攪在一起;有些字剛好有動詞和形容詞的意思(例如own),他也分辨不出來,有可能會讓同學誤會。
4️⃣ Ozdic:介面超簡潔,功能也很簡單,就是幫你查搭配用法。你輸入一個字後,它就會跟你說這個字習慣跟哪些動詞、介系詞、形容詞、名詞…搭配。他例句就不多,需要額外查,但我覺得以搭配詞字典來說,已經很夠用了。
5️⃣ COCA:這是非常專業的語料庫,功能非常完整,查詢到的資料非常齊全。但這需要學校購買才行,我不確定是否可以個人購買(應該也會非常貴)。不過台灣有蠻多學校有買的,可以試著用學校帳號登入看看。
6️⃣ Ludwig.guru:他可以一口氣幫你找「字典」、「近義字」、「相關例句」、「相關字彙」,甚至還有paraphrasing的功能。他的例句跟2️⃣3️⃣5️⃣ 這些語料庫一樣,取自於網路與期刊。它的介面比其他幾個都乾淨舒服很多,但因為他其實有付費會員,所以功能會有點受限,免費版能看到的例句沒有2️⃣3️⃣多,也會有查詢字數限制。不過如果你願意花錢購買的話,他應該是所有裡面功能最完善的!
以上除了朗文字典外,使用操作上其實都有一些小技巧,建議各位使用前,再花點時間研究一下如何操作喔!善用這些工具,就能慢慢剷除中式英文的問題啦~